银杏树根的学问大银杏根量大,分枝多,栽植方法不科学,常使根系卷曲、绞缠成团;而不向四周平展,地上部分长期缓慢生长。30年生以上的大树,根系集中在离主干3~5m的范围内,随着树龄的增长,这个范围也随之扩大,在此范围之外虽有根系分布,数量少,细根更少。根系吸收层的深度,一般在20cm(幼树)、30~100cm(大树)。因此,栽植银杏的林地,土层薄,质地不良,结构不好,很难达到速生早实的要求。银杏具有菌根,银杏林地土壤中泡囊--丛枝菌根真菌侵染银杏是自然现象,苗木接种VAM真菌后,能增加生长量。寄生银杏的VAM真菌主要有内囊霉科球囊霉属的地球囊霉,其次为苏格兰孢内囊霉。接种真菌的银杏小苗,高径生长都很显著,根有根毛,无根毛的根被有稀疏的菌丝体。银杏VAM真菌能形成大量的胞内菌丝,胞间菌丝却极少。银杏根被侵染后,有大量根毛,是吸收根的典型形式。银杏根含水量较高,有一定的耐干旱能力,如起苗时间过长,或长途运输时日过久,根系失水,栽植后仍有一定的成活率。若根系长期失水过多,菌根的菌丝干枯,根系吸收能力降低,原有根重新生根,又要耗费树体大量养分和水分,而且拖的时间很长。因此,地上部分发叶甚晚,数年内